深夜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明镇海王在线阅读 - 第2295章

第2295章

    许恒已经一把年纪了,说这话的时候,胡子都忍不住一抖、一抖的,同时显得极其的气愤,似乎好像新学是他的生死大敌一样,不将新学给彻底的关闭掉,他就不会善罢甘休。

    听到许恒的话,原本正准备着下早朝回家的群臣顿时就来精神,一个个纷纷打起精神来。

    而刘晋,此时此刻却是一下子就皱起了眉头。

    该来的还是来了。

    最终还是闹到这朝堂之上了,儒家的这些人已经不满足于在新学的校门口闹闹事情了。

    毕竟在校门口闹事,他们可得不到什么便宜,双方之间起些冲突,他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儒生哪里会是人多势众的新学学生的对手。

    但是儒家的人毕竟把控了朝堂,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将自己的想法传达到朝堂上,然后意图借助国家机器的强大力量来彻底的关闭新学。

    只是这种想法太过简单和天真了。

    新学的兴趣,他难道就局限于新学学校?

    它所代表的是新兴的资本主义,是新的力量。

    尽管没有新学的学生在朝廷之上为官,可是在这朝廷之上却有资本家,最高位的弘治皇帝、下面的武将勋贵,还有那些兴办工厂的官员,这些可都是资本家。

    这也是刘晋一直以来都在布局的结果,新旧之间的对碰是难免的,但关键还是要将更多的人绑在自己的利益船上面。

    “陛下,臣以为许祭酒所言甚是。”

    “新学所学皆是奇巧淫技,并非正道,都是教人投机取巧的办法,所研究出来的机器等等也都如此。”

    “我大明百姓,原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耕读传家,可是随着新学的兴起,人们争相转眼取巧之道,不思勤奋劳作,致使大量良田荒芜,无人耕种,各地都有大量的士绅、书香之家因为良田无人耕种,以至于生活穷苦,无法专心研读孔孟之道。”

    “长此以往,则正道凋零,歪门邪道兴起,国将不国,社稷动荡啊!”

    许恒的话刚刚落下,很快又有官员站立出来表示了支持。

    这人叫李仁杰,也翰林院的一个老翰林,已是古稀之年,头发胡子斑白,说法的时候却是字正腔圆。

    话中也是透露出了一个现在大明所面临的问题,那就是随着工厂越来越多,大量的人从农村涌入城市之中,从农民变成了工厂,再加上海外移民轰轰烈烈,以至于在大明传统的两京十三省,很多地方都跟北直隶这边一般,没有人再去给那些地主、士绅种地了,良田荒芜下去。

    这对于那些传统的地主、士绅来说,这无意义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以往他们依靠掌握的土地,什么事情都不用做,依靠收佃租都可以过上耕读传家的好日子。

    可是现在,当无人给他们种田,良田荒芜,收不到佃租,同时海外土地的大量开垦、种植,导致粮食价格不断的下降。

    对这些传统的地主、士绅的打击无疑是最大的,收不到佃租,土地又不值钱,粮食也不值钱,赖以为生的根基被破坏,生活一下子就变的穷困潦倒起来。

    自然而然的,这些地主、士绅其实是最反对资本主义的人。

    第1388章 就该让你们尝一尝老百姓的苦

    “陛下,许公、李公所言甚是~”

    “新学乃是歪门邪道,不足为道,只有我儒家才是正道,是安邦治国之道。”

    “新学兴起,我儒家式微,长此以往,则正道崩塌,国家动荡,人伦道德尽皆沦丧,我大明危矣!”

    “是啊,陛下,必须严厉禁止新学,大力支持和鼓励我儒家正道,正本清源,复我大明之朗朗乾坤。”

    “陛下,新学之徒,上不学效忠帝王,下不知礼义廉耻,所授之学,全是奇巧淫技,叫人偷懒耍滑,理应严厉禁止。”

    “……”

    一个接一个大臣不断的站立出来,一个个都将新学视为洪荒猛兽,似乎正在不断的毁掉大明一般。

    恨不得现在就将新学给彻底的打倒,这样一来,他们才可以保住他们儒家,正本清源,大明才可以得意继续繁荣强盛下去。

    刘晋仔细的看着一个个站出来的大臣,这些大臣级别都不高,也就是四品、五品的官员,同时也有一个特点,都是年纪比较大。

    除此之外这些官员都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属于传统的士绅,家里面有很多的田地,以前是靠着收佃租过了一辈子的好日子。

    可是随着资本主义和殖民主义的迅猛发展,他们都没有来得及及时跟上时代的发展潮流,没有去兴办工厂,也没有去海外积极兴办种植园之类的。

    简单来说那就是新的时代红利,他们是一口都没有尝到,但自身原有的基础却是在新时代之下被冲击的体无完肤。

    拥有大量的土地,可是却找不到人来给自己耕种,家里面收不到多少佃租,想要再和以前一样,靠着佃租来维持住体面的生活,已经不可能了。

    故而也是一直以来对反对新学,最反对资本主义和海外殖民的人。

    在他们看来,大明就该回到以前的样子,沉浸于大明王朝的美好之中,农民就应该死死的束缚在土地之上,世代为他们耕种土地,给他们当牛做马。

    他们所需要做的事情也很简单,那就是读书,考功名,同时有钱了不断的兼并土地,拥有过更多的土地,收更多的佃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