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明镇海王在线阅读 - 第2554章

第2554章

    老王所说的两点在后世就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后世推行义务教育,所有的小孩都要读书,不管你是穷乡僻壤,还是富庶之地,大家都一起读书的话,各个地方都有大量的人才涌现出来,也就不会形成一地独大的局面。

    还有就是后世的城市化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涌进城里面打工、买房定居,下一代在城里面读书、成长。

    对于地方的宗族势力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沉重打击。

    在城里面,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各自分散,行不成宗族势力,混得好不好也跟自己宗族没有什么关系。

    而离开了大量青壮劳动力的乡镇农村地区,宗族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削弱,以前的时候每年都要弄点什么庙会唱大戏、游神、游菩萨、修族谱、祭祖之类的活动。

    但是随着大量年轻人进城打工,这些活动都没有人参加了,最后越来越萧瑟,越来越凉,宗族里面老人的话也不管用了,大家都忙着进城赚钱过自己的小日子,谁还来理会你?

    宗族势力这个存在延续了几千年的东西在新时代下荡然无存,再也没有什么存在感,也不能对社会形成什么大的影响力了。

    第1539章 审判

    “……臣以为要防止南京的事情再次发生,必须设立严格的法律制度来维护老百姓的根本权益。”

    “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工厂、作坊等一年发一次工钱还是可以得到交好保证的,但如果经济形势严峻的时候,工厂、作坊经营不善之时,工人的工钱可能就很难足额的发放出来。”

    “朝廷理应出台相关的法律制度,规定工人的工钱必须按月足额发放,不允许工厂、作坊、商行等按年或者是按季度发放,从法律上来保护工人的权益,同时也防止再出现南京这样的事情。”

    刘晋的书房之中,刘晋正在给弘治皇帝写奏疏。

    南京一行的事情也处理的七七八八了,剩下的都是小事,关键还是如何预防此类事情的发生,同时从国家层面去打击江南乃至全国的宗族势力,巩固朝廷的统治,促进大明的发展。

    “南京之事,起因乃是朝廷征收商税一事,江南之地,商贾云集,商贸盛行,历来就非常反对征收商税。”

    “然税收是维持国家运转的经济基础,也是朝廷调控国家经济的工具,岂能被人左右,受人制约。”

    “王守仁在南直隶任税务总督之时,征税很有建树,得罪了江南本地的士绅、商贾、大家族等,他们急切的希望能够将王守仁给换掉。”

    “因而密谋了此事,趁王守仁前去淞沪视察之时,故意不发放工人工钱,还雇佣地痞流氓殴打讨薪工人,进而激发了矛盾,导致了冲突的出现。”

    “所幸王守仁及时返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的安抚人心,稳定大局,这才没有酿成灾祸。”

    “……江南士绅之根基在于宗族,欲要打击宗族势力需从多方面着手,其一为削减江南科考名额,打击宗族教育。”

    “其二为大力推进城市化发展,将乡村人口推向城市,取缔诸多限制人口流通的户籍制度,出台有利于城市化发展的政策和制度,允许在各地自由落户。”

    “其三促进我大明各地的均衡发展,偏远落后地区给予更多的政策和财政支持,支持其交通和教育的发展……”

    一向懒散的刘晋也是非常难得,洋洋洒洒足足写了几千字的奏疏给弘治皇帝,详细的讲清楚了南京一事,讲清楚了事情的起因经过,也讲清楚了这背后的原因以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策略。

    当然,在奏疏之中也是替王守仁说了不少好话,免得王守仁到时候受到太重的处罚。

    南京出现如此重大的事情,他王守仁虽然后续处理上表现很不错,但是依然难逃责任,肯定是会受到一些处罚的,至于这个处罚重不重就要看上面的意思了。

    “也差不多该回去了。”

    写完奏疏,刘晋看向窗外,俯瞰南京,这座六朝古都此时此刻显得无比萧条,大量人口的流逝,让金陵各行各业都急速的萎缩,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冬。

    这天风和日丽,是难得的一个好日子。

    南京工业区的金陵广场上面人山人海,比肩接踵,众多收到消息的南京老百姓纷纷来到这里,准备看一看这一次的公审大会。

    在金陵广场最中间的区域这里,大量的士兵持枪警戒。

    身穿统一军装,站立笔直、身材高大、英姿勃发的帝国士兵也是让周围看热闹的吃瓜群众们忍不住暗暗叫好。

    “啧啧,看看,这就是我大明的军人,帝国的守护神,真是俊俏极了。”

    “可不是嘛,一个个身材高大,刚毅无比,有这样的军人,乃是我大明之幸。”

    “哈哈,我儿子也在当兵,不过是海军,分配在黑海舰队服役,还有两年就可以退役了。”

    “我儿子也在当兵,是骑兵,是在北方草原上驻军。”

    “当兵好啊,现在当兵和以前可是天上地下,以前的是破落军户,穷的要死,吃饭都是问题,现在当兵的多好,一个个待遇好的不得了,这退役之后啊,还可以去当官差和捕快、衙役之类的,随随便便都能够找到不错的工作。”

    “可不是嘛,我隔壁老李家的儿子,去年退役之后,现在都在府衙里面当捕快呢,专门抓坏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