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书屋 - 历史小说 - 汉道天下在线阅读 - 第217章

第217章

    “既然你这么说,那我明天就去营里看看。昭姬,你有空闲吗?若能陪我一起去,那就更好了。”

    蔡琰看了唐姬一眼,笑道:“夫人何不带上宋贵人或者董贵人?她们一定很乐意,尤其是董贵人。”

    想到闲不住的董宛,唐姬忍不住笑了声。

    蔡琰盯着唐姬,眼睛眨也不眨。

    唐姬不解,伸手摸了摸脸。“怎么了?”

    “夫人笑起来真好看。”蔡琰收回目光。“或许这就是天子所愿吧。劫难过后,哪怕是简单的一笑,也是如此可贵。”

    唐姬幽幽地叹了一口气,伸手揽着蔡琰,轻轻地晃了晃。

    “诚如天子所言,我们都是天涯沦落人。”

    第一百七十六章 谁之过欤

    刘协尚未渡河,就收到了河东太守王邑送来的急讯。

    安邑卫氏为乱,拘禁了太尉杨彪,并包围了太守府。

    看完文书,刘协想了一会儿,召来裴潜。

    “卫氏为乱,会有人响应他吗?”

    裴潜不假思索。“肯定有。安邑卫氏为河东著姓,世为郡吏,宗族强盛,故吏、姻亲甚多。”

    刘协点了点头。

    卫氏牵连这么广,他就放心了。

    拔起萝卜带起泥,趁这个机会收拾一批人,对将来治理河东有好处。

    “你父子在朝,卫氏会不会危及你的家人?”

    裴潜从容说道:“卫氏虽强,手却伸不到闻喜。”

    刘协很满意。“你去左将军营中,协助左将军抢占盐池、铁官。”

    裴潜愣了一下,心情变得非常复杂。

    一方面热血上涌,另一方面又觉得背后凉风习习。

    入职不到半个月就得到重用,这是天子对他的器重。

    天子派杨奉先行,却不是去救人,而是抢占盐池、铁官,这是欲行庄公克段之计啊。

    亏得闻喜裴氏早早向天子称臣,否则这一次说不定就卷进去了。

    河东豪族的实力是不弱,可是天子麾下不仅有白波军,还有西凉劲卒,踏平河东易如反掌。

    裴潜不敢怠慢,领了诏书,匆匆而去。

    刘协随即又召来卫尉士孙瑞。“太尉被卫固拘禁,你就勉为其难,先行履职吧。”

    士孙瑞神情窘迫。“陛下,此乃卫固作乱,并非太尉失职。此时罢免,臣不敢奉诏。”

    刘协说道:“没有罢免他,只是让你代行太尉之职,主持军事,部署平叛事宜。”

    士孙瑞如释重负,拱手称谢。“臣奉诏。”

    刘协随即命人找出刘表的贡献清单,交给士孙瑞。

    行军作战,不仅要有兵马,还要有粮食、物资。眼下只有刘表的贡献可用。段煨、杨奉带走了一部分,剩下的数量有限,并不足以供应整个大军。

    作战的事可以往后推一推,筹集粮食才是当前头等大事。

    没有粮食,再强悍的军队也无法作战。

    “卫尉辛苦,尽快拿出章程,以便朕观摩学习。”

    士孙瑞拱手领命,心里却有些恨赵温、张喜。

    你们急不可耐的争权,却让我跟着受累。

    政务都是嘴上功夫,筹粮却是实实在在的任务。一日无粮,便得饿一日肚子。

    ——

    士孙瑞领了诏书,转身便去找尚书令裴茂。

    事情紧急,他也没有绕弯子,开门见山的就问,河东能不能筹集到粮食?

    就地筹集粮食,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办法。

    裴茂一口否决。“没有。”

    原因也很简单,自从黄巾举事以来,河东就没有太平过。

    先是黄巾旧部白波军。

    后来董卓入洛阳,又派人进驻河东,与白波军交战,连年不休。

    再后来匈奴人告状不成,滞留河东,劫掠百姓。

    近十年下来,除了那些有自保能力的大族、豪族,普通百姓能逃的都逃了。没有人,哪来的粮食?

    土地再肥沃,没有耕种,也只能长草,不能自己种粮食。

    士孙瑞横了裴茂一眼,欲言又止。

    他知道了天子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让他代行太尉之职了。

    裴茂的话说得很明白,普通百姓都跑了,筹粮无从谈起。

    但是那些有自保能力,没有跑的大族、豪族有粮。不仅有粮,而且有很多粮。

    因为他们可以趁机兼并无主的土地,同时吸纳流民作为部曲。

    向他们征集粮食,大概率可以解决问题。但他们的粮食不是白给的,必须有足够的利益进行交换。

    朝廷能够拿来交换的,一是官,二是爵。

    按理说,爵不可滥赏,官却没有这样的问题,封几个虚衔的官职很容易,也就是下道诏书的事。

    天子的态度很明确,并不打算用封赏来解决问题。

    士孙瑞也不赞同。

    可是面对即将断粮的现实,他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从四世三公的袁绍到安邑的豪族卫氏,那么多的大族都与朝廷离心离德。

    普通百姓是活不下去了才造反,他们又是为了什么?

    别人过得怎么样,他不清楚。袁家的生活有多奢侈,他却是一清二楚。

    是朝廷的错,还是他们的错?

    “河内或许有粮。”裴茂提醒道。

    “河内有粮,但是运输不便。”士孙瑞一声叹息。“纵使张杨肯出力,肩挑背扛,又能运多少粮食。途中消耗占去了大半,就算让河内所有人都来运粮,也支撑不了几万大军的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