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书屋 - 历史小说 - 汉道天下在线阅读 - 第299章

第299章

    杨彪想了想。“天子亲征,北军为殿,也是应该的。只是……如此一来,河东岂不是只剩下左将军杨奉与后将军杨定?”

    士孙瑞转头看了杨彪一眼,嘴角微挑。

    “闻到血腥味了么?”

    杨彪的眼角不由自主的抽搐了两下,倒吸一口凉气。

    ——

    日落时分,刘协回到了大营。

    杨彪等人聚在营门口,看着天子在一队骑士的簇拥下轻驰而来。

    人如虎,马如龙,令人不禁心生豪迈。

    几天不见,天子仿佛又长高了不少,而且更壮了,英气逼人。

    杨彪上前行礼,齐声高呼。

    “臣等恭迎陛下归营。”

    刘协翻身下马,简单的洗漱了一番,便请大臣入帐。

    酒食已经备好,刘协入座后,尚食监便开始传菜。一队队宫女、侍者托着菜肴入帐,将热气腾腾的菜肴摆在每个人的面前。

    酒菜算不上丰盛,更没有山珍海味,可是对于经历了几年磨难的刘协君臣来说,这已经是难得的美味。闻着酒食的香气,便有人忍不住落了泪。

    中平六年以来,他们就每天生活在董卓、李傕等人的威胁之下,生不如死,朝不保夕。

    今天的宴会虽然算不上丰盛,却不会有性命之忧。

    情绪具有传染性,一人落泪,便有数人感伤。

    一时间,帐中一片抽泣之声。

    刘协也有些伤感。

    眼前这些都是跟着他出生入死的大臣。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些人大部分都以身殉国。

    虽然有各种矛盾、分歧,他们却是大汉最后的人心。

    如果人心思汉不是一句空话。

    刘协吁了一口气,举起酒杯,朗声道:“诸君,自董卓乱政以来,至今六年有余。这六年来,承蒙诸君辅弼,得以苟活。今日与诸君共饮,贺乱臣身死,大汉再兴。”

    司徒赵温率先站起,双手举杯。

    “司徒臣温,为陛下寿。愿天下太平,大汉再兴。”

    众臣纷纷附和,气氛热烈。

    刘协一饮而尽,再次斟满酒,高高举起。

    “朕不敏,幼失怙恃,全赖诸君扶持,方有今日。愿与诸君革旧布新,行王道,施教化。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众人听了,热血沸腾,就连一向稳重的杨彪都激动不已,情绪极少外露的荀攸也为之动容。

    王道,教化,圣人绝学,万世太平,这些都是儒门的夙愿,汲汲以求的鸿图,如今由天子亲口说出,意气非凡,自然令人激动。

    “陛下圣明,王道可致,太平可期。”廷尉宣播振臂高呼。

    众人纷纷附和,山呼万岁。

    刘协心中暗笑。

    论吹牛逼,你们怎么能吹得过我。

    横渠四句就是儒家吹牛逼的最高境界,通杀一切对手,穿越者必备。

    司徒赵温再次出列,从袖子里取出一封奏疏,双手送上。“革故布新,理当改元。臣等奉诏,拟定年号,请陛下定夺。”

    裴俊上前,接过奏疏,转身送到刘协面前。

    刘协展开,扫了一眼,上面用端庄的汉隶写着六个年号,写在第一个的非常眼熟。

    历史的惯性就是这么强大。

    第二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

    刘协目光一扫,看到了少府田芬身后的裴茂。

    裴茂正紧张地看着刘协。四目相对的那一刹,裴茂退缩了,垂下了眼皮。

    他的双手拢在袖中,手心全是汗。

    天子这几天一直在城外军营里,他没有求见过,不知道天子对他之前的建议是何态度。

    年号是他的一个试探。

    如果天子能接受这个年号,那就还有缓和的余地。

    如果天子不同意,就只能再想别的办法。

    刘协看得分明,心中恍然。

    建安排在第一,裴茂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而其他人也承认了他的影响力,接受了他的意见。

    看似六个年号可供选择,其实排序已经说明了问题,剩下的只是个过场。

    历史上的建安是不是就这么来的?

    刘协觉得可能性极大。

    毕竟那时候的刘协是真正的丧家之犬,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条件。他记得裴茂后来曾以尚书令的身份持节,督段煨击退李傕、郭汜,还封了侯。

    能得到这样的机会,和他是河东人应该有关系。

    刘协清了清嗓子。“诸君辛苦了,这六个年号都是极好的。朕思劫难之后,欲建太平,身在安邑,不如就以建安为号,如何?”

    “陛下圣明。”赵温高呼。

    裴茂松了一口气,也跟着众人高呼圣明。

    刘协放下了手中的奏疏,右手虚握成拳,轻叩案几。

    众人立刻安静下来,凝视倾听。

    “尚书令。”刘协再次看向裴茂。

    裴茂心中一紧,连忙起身出列。“臣在。”

    无数双目光看了过来,尤其是那些了解内情的。

    此时此刻,天子点裴茂的名字,自然有所指。

    “朕刚才所许愿望,尚书令觉得是否有实现的可能?”

    裴茂应声说道:“陛下所许,正是臣等所愿。君臣一心,何难不克?就算比眼前这王屋山难上百倍,臣等也愿与陛下一道,效愚公故事,子孙以继,夷平险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