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书屋 - 历史小说 - 汉道天下在线阅读 - 第1418章

第1418章

    去了西域,以后再想见面就难了。

    荀恽有四五年没回来了。她既盼着他的消息,又怕收到他的消息。

    ——

    下午的讨论异常激烈,一开始就碰撞出了火花。

    潘濬再次发难,要求将《五经章句后定》定为冠军,不少宋忠的弟子纷纷表示支持。在其他人不肯发言,避免与宋忠师生发生冲突的情况下,王粲只得主动迎战。

    王粲表示,五经的崇高地位毋庸置疑,但《五经章句后定》不是五经,不可混为一谈。就这部书而言,虽说有其独到之处,却还没到可以被定为冠军的地步。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王粲拿出了郑玄注的五经。

    听到王粲的发言,刘协就不经意的摇了摇头。

    王粲记忆力过人,文才也出众,辩论技巧却和他的经学水平差不多,只能算及格,远远算不上出色。

    这是荐书会,不是辩经会,你讨论具体的细节,岂不正中潘濬的下怀。

    果然,没一会儿功夫,王粲就落入了下风。

    看这样子,根本等不到何晏猜的援兵出场,潘濬自己就能取胜了。

    刘协想了想,取过纸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叫过门外的侍者,让他交给王粲。

    侍者接过纸条,下了楼,来到王粲的身边,将纸条交给王粲。

    王粲被潘濬步步紧逼,眼看着形势就要失控,正自上火,看到书坊侍者来打扰他,以为是唐夫人要横加干涉,发表意见,更加不快。等他打开纸条,看到那熟悉的字迹,顿时一愣,下意识地抬头看了一眼。

    这字迹太熟悉了,他几乎天天看。

    他知道二楼有人,却没想到天子会在楼上。

    但他随即又意识到自己失态了。天子分明不想露面,这才让人给他递纸条,他这一抬头,岂不是将天子暴露了。

    他迅速将纸条握在手心里,同时虚握拳头,挡在嘴前,咳嗽了两声,借机调整情绪。

    看到天子的纸条,他已经知道自己中了潘濬的圈套,也知道该如何脱身了。

    片刻之后,他抬起头,从容问道:“诸君,是道先,还是经先?”

    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井底之蛙

    潘濬听到这句话,心中一紧,也不经意的抬头看了一眼。

    他也知道二楼有人,却没当回事,只当是一些权贵的家眷正如唐夫人主动要求赞助这次聚会一样,想来附庸风雅,凑凑热闹,不会对荐书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现在一张纸条,就及时提醒了王粲,使他跳出了自己准备已久的圈套,可见二楼有明白人。

    会是谁呢?

    从王粲刚才下意识地动作来看,那人绝非寻常之辈。

    王粲为人自负才气,能让他这么敬畏的没几个。他第一个想到的人选是蔡琰,但蔡琰不在宛城,悄悄返回宛城的可能性更小。其次想到的就是皇后伏寿,还有贵人荀文倩。

    这两人既是宫里的人,又通晓儒学,听得懂他们之间的辩论。作为局外人,能看破他的计策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但他并不以为然,迅速镇定下来,回复王粲道:“自然是道先。只是道过于玄妙,难为人所知,所以圣人才著五经,以教诲天下。道犹皮,经犹毛。皮本无文,毛色为之,方有斑斓。”

    “可若是皮之不存呢,毛将焉附?”

    潘濬变色道:“道者,亘古不变,焉能不存?”

    王粲笑了,转身看向角落里的周群。“周仲直,能否为潘君解释一下你最近的新发现?”

    沉默了片刻后,一直坐在人群中不说话的周群慢慢站了起来,一脸的不情愿。“我的发现只是一个猜想,尚未得到证实,还不想发表。”

    “无妨,讨论而已。你不是想寻求赞助,还想邀人一起研究么,今日群贤毕至,你正好说一说,或许有人感兴趣,愿意与你同道。”

    周群不快的瞪了王粲一眼,咂了咂嘴。

    “诸君,我新制了一架望远镜的事,你们想必都听说了。”

    众人纷纷点头。因为望远镜的事,周群连杨修都怼了,在士林中引起的争论不小。

    “我这架望远镜,与之前天子说过的望远镜不同,不仅可以做得更大,看得更清楚,还没有色差……”

    见周群一开始就有跑题的倾向,王粲连忙提醒。“说你的新发现。”

    “啊……啊。”周君尴尬地搓搓手。“经过仔细观察,我注意到七政之外,其他的星宿变化不大。我猜测,这些星宿可能离我们非常远,非常远,以至于即使我的望远镜能放大很多倍,也无法察觉他们的变化。”

    “那又如何?”有人不解的问道。

    周群看了一眼发问的人,眼中掩饰不住轻蔑,又有一些不安。他犹豫了良久,才吞吞吐吐的说道:“离得如此之远,还能看到光,有可能这些星与月不同,更接近日。”

    众人莫名其妙,面面相觑。

    潘濬眼神一缩,正欲说话,一旁忽然有人起身,大声说道:“周仲直,你的意思是说,天上那些星不是星,而是日?”

    众人转头一看,随即有人失声惊叫。

    “汝南许文休?”

    许靖抚须,从容向众人颌首致意,眼睛却盯着周群。

    周群没见过许靖,却听过许靖的名字。一来许靖曾在成都讲学,二来许靖这两年在长安印坊主持评审,在邸报上也发表了很多评价人物的文章,等于将月旦评搬到了邸报上,天下读书人没有一个不知道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