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书屋 - 历史小说 - 汉道天下在线阅读 - 第1523章

第1523章

    周忠为之咂舌。

    短短一年就涨了七成,看来这些矿山的产出真的惊人,怪不得天子屡次三番的提出要重视工商,这可比种地强太多了。

    “耕地这么少,粮食够么?”韩融指指四周。“天子驻跸在此,粮食消耗也要增加不少吧?”

    “韩公不愧是老臣。前面就有一家米店,我们不妨去问问价格。”

    韩融欣然答应,与高柔一起走进了附近的一家米店。

    米店老板正指挥伙计挂灯笼,见高柔身着官服,韩融须发近乎全白,也不像是来买米的,便大声招呼道:“二位随便看吧,我挂好了灯笼就来。”自顾自的忙个不停。

    韩融在米柜前站定,伸手抄起一把米看了看,又看看价格,多少有些惊讶。

    米的质量不错,价格稍微有点高,有百钱左右一石的,也有两百出头的,却不算离谱。

    韩融想了想,问道:“这是哪儿的米?”

    “老丈说的是哪一种?”一个扎着小辫的小姑娘从后面走了过来,手里抱着一卷书,好奇的打量着韩融。

    韩融随手一指最贵的那种。

    小姑娘眼睛一瞥,直接说道:“交州日南的,路途远,所以稍微贵一些。如果老丈是待客,可以少买一些,够用就行。如果是自己吃,不妨再等一等。最多再过三个月就能降价了。”

    韩融大为惊讶。“为何?”

    “交州平定了,日南的米会大量北运啊。”小姑娘歪着头,好奇的打理着韩融。“老丈是第一次来泉陵吧?泉陵人都知道,都等着夏天吃日南米呢。等我们这里也种上日南的稻子,秋天的米价会更便宜。”

    韩融打量着小姑娘,从心眼里高兴。“你读的是什么书?”

    “《释名》,印坊刚出的新书。”

    小姑娘将怀里的书递了过来,韩融接在手中,翻了一下,惊讶的发现这部书居然是老朋友刘熙的新书。

    “刘成国来泉陵了?”

    高柔摇摇头。“没听说,应该是他派人将书稿送到泉陵来印的。泉陵的印坊建起来之后,有一大半业务来自交州。”

    “刘先生来泉陵了,前天刚到的。”小姑娘说道:“听说他要在泉陵开设学堂,正在选址呢。”

    高柔也吃了一惊。“他住在哪里?”

    小姑娘走到门口,伸手一指。“天竺客栈。”

    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其命维新

    韩融与刘熙多年未见,听说刘熙就在城中,按捺不住,立刻就要去找刘熙。

    周忠也认识刘熙,只是关系没那么近,加上有公务在身,就没有陪韩融一起去,只是托韩融问个好,约个时间再去拜访。

    三人沿着街道,一边走一边说。

    说起天子在泉陵一年带来的改变,高柔滔滔不绝,感慨不已。

    他这一年也很忙,筹建律学堂,为各县培训官吏,还在整理之前的法条律令,几乎没有休息的时候。但他忙得有劲,一点也不觉得累,反倒觉得之前荒废的时间太多,如今更应该加倍努力,把时间补回来。

    他说得真诚,丝毫没有意识到周忠、钟繇的眼神有些古怪。

    高柔才三十出头,搞得像年过半百似的,让他们这两个真的年过半百的人情何以堪?

    说话间,来到充当天子行在的大院前,高柔拱手说道:“天子见到二公,肯定有很多话要说,我就不打扰了。等二位见过天子,我再设宴招待二位。”

    周忠摆摆手。“你去忙吧,等有空,我自然会去找你。”

    钟繇也拱手称谢。

    高柔转身走了。周忠看着他的背景,心潮起伏。“元常,我真的羡慕他们啊,年轻真好,转身快,也有大把的时间。不像我们,习气既重,体力也大不如前,想改都难。”

    话音未落,身后传来响亮的声音。“是司空周公么?”

    周忠回头一看,见一个年轻人大步流星的走过来,上长下短,一双碧眼,颌下几根略带紫色的软须,正是孙坚次子,孙策之弟孙权,不禁笑了。

    “仲谋,好久不见?”

    孙权上前行礼,又与钟繇打了招呼,随即引周忠、钟繇进门。

    院子里也在挂灯笼,一群年轻的郎官进进出出,有说有笑。有人认识周忠,有人认识钟繇,纷纷过来打招呼。

    进了中庭,周忠一眼就看到了天子。

    天子站在阶前,正看着手里的一个灯笼,小桥贵人站在他身边,手里拿着一枝笔,嘴里叽叽喳喳地说着什么。大桥贵人坐在堂上,正在往灯笼上写字。

    “陛下。”周忠、钟繇上前行礼。

    刘协转过头,刚要说话,小桥先欢呼起来。“大书家来了,不用担心书法被人笑话了。”

    刘协咂了咂嘴,斥道:“什么大输家,大过年的,听得多不入耳。”

    小桥一怔,自知失言,尴尬地笑了两声。“陛下,臣妾说是可是书道之书,不是输赢之输,你这可是欲加之罪,臣妾担不起的。”

    钟繇爽朗一笑,卷起袖子。“书道之书也好,输赢之输也罢,都没错。陛下,臣正好手痒,且容臣挥洒一番,再来回陛下话。”

    刘协挥挥手,示意小桥引钟繇上堂。

    周忠看在眼里,忍不住为钟繇高兴。看天子这态度,想来钟繇这一趟不会白跑。

    “陛下,还是江南的水土养人啊。桥蕤这一对孪生女儿真是越长越出色了,秀外而慧中,令人解颐,正与陛下相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