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书屋 - 历史小说 - 重生北魏末年在线阅读 - 第514章

第514章

    众将齐齐出声,却被高欢摆手阻止,只听他继续道:

    “寿命终有尽,孤不能与诸位再携手同行,阿惠聪慧,但毕竟年幼,孤去后,还请诸位尽心辅佐,助他混一宇内,成就霸业。”

    “末将誓死效忠高王!誓死效忠大将军!”

    “末将愿为高氏霸业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末将蒙高王厚遇,乃有今日富贵,若不思回报,与犬彘何异!”

    众将纷纷在高欢榻前表明忠心。

    高欢脸上浮现欣慰的笑容,随即又泛起异样的红晕,只听他继续对高澄道:

    “阿惠,为父死后,你可上表天子,请减封国食邑,分赐诸将。”

    高澄从来都是以公为家,即把公家的都看作自家的,当然也不会吝惜一些食邑,立即答应下来,众将也纷纷含泪谢恩。

    今日说了太多话,高欢也累了,眼皮越发沉重,他靠在高澄肩膀上,强振精神对一旁的斛律金道:

    “阿六敦,今日孤能否再听一曲《敕勒川》?”

    斛律金擦干了眼眶中的泪水,动情唱道: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高欢在斛律金的歌声中闭上了双眼,嘴角却微微上扬。

    也许他梦见了北疆的大草原,他在那里结识了初恋韩智辉,被其父母以出身低贱为由拒婚后,又在一次戍守城门时遇见了真定侯娄提的孙女,娄昭君。

    她很大胆,才见第一面便指着他说什么‘此人就是我的丈夫,’嚷嚷着非君不嫁,还多次让婢女给自己送钱,催他上门下聘,真是一个愁嫁的女人。

    由于这女人太过坚持,连她父母都不能反对,谁也没想道一个罪户出身的破落户,居然攀上了高枝,贺六浑在怀朔镇着实风光了一把,当初迎亲回来,他还特意让人绕道往韩家门前走一趟,就是要让韩智辉父母好好看看自己的本事:

    你们当初瞧不起我,将智辉嫁给旁人,如今我贺六浑娶的是真定侯的孙女!

    卧房中,满屋子的哭喊声高欢再也听不见了,他在斛律金的歌声中安详去世。

    高澄将高欢抱紧在胸膛,泪水模糊了他的双眼。

    年少时候不知事,闹出不少父慈子孝的笑话,然而真当高欢撒手人寰,高澄只感觉痛断肝肠。

    做了十多年父子,又怎么可能没有一点真感情。

    他们明明都已经约定好了,此战过后,由高欢在长安养孙教子,自己则在洛阳统领军政,大权独揽,可如今却阴阳两隔。

    第三百三十二章 扶灵东归

    “高王薨逝,大将军自是悲痛万分,然北方初定,人心未稳,还请大将军以国事为重,承嗣王业,以安天下百姓。”

    一众悲鸣声中,斛律金俯首叩请道。

    其余众将也纷纷随之进言,劝说高澄莫要沉浸在悲伤之中。

    高澄小心地将高欢扶倒在榻上,深深看了眼他安详的面容,随即转身对众将推辞道:

    “父王离世,澄痛彻心扉,只愿为父结庐守孝,心生倦意,无心再理国事,我有兄弟十人,诸君可从其中择其贤者,或亦可自行推选明主。”

    话才说完,却见彭乐抽刀而起,目视众将,厉声喝道:

    “我等受高王遗命,共奉大将军为主,谁若敢生有二心,请试吾刃之利否!”

    在场众将也争相表达忠心,斛律金也知道高澄并不是要撂担子,只不过是面上推辞而已,进而劝说道:

    “大将军贵为嫡长,且执政多年,功勋有目共睹,而今又有高王遗命,身负天下之望,岂可行愚孝之事,还请大将军以高王创业辛苦为念,勿再推辞。”

    慕容绍宗是知道高澄心意的,他起身对在场诸将说道:

    “我等诚心尊奉大将军为主,听凭驱使,莫敢不从,自今日起,谁若不尊号令,绍宗愿为大将军杀之!”

    “末将等愿为大将军共杀之!”

    众人纷纷附和,眼见群情汹涌,高澄只得勉为其难的应承下来,他无奈叹息道:

    “澄本无心,奈何盛情难却,又得父王遗命,若弃之不顾,非人子所为。”

    诸将见他答应,人人面露喜色,斛律金恳切道:

    “关中新定,高王骤然崩逝,未免宵小心生异望,还请大将军早做决断,克继王位,以绝歹人非分之想。”

    高澄再无为难之色,他其实在来长安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高欢薨逝的准备,当即与众将道:

    “吾意扶灵归朝,于洛阳为父王治丧。”

    说罢,望向斛律金,唤道:

    “斛律阿六敦!”

    斛律金躬身道:

    “末将在!”

    高澄喝问道:

    “吾命你领兵两万归晋阳,稳定河东局势,不使生乱,能否做到!”

    斛律金毫不迟疑地答道:

    “末将必尽心竭力,以保河东安宁!”

    高澄闻言颔首,显然对斛律金的回答很是满意,他又望向潘乐,唤道:

    “潘相贵!”

    “末将在!”

    潘乐应声出列。

    “吾将东归,今日以你为留守,领兵三万,驻守长安。”

    在众将羡慕的目光中,潘乐涨红着脸大声应诺。

    随即,高澄又对关中各关隘做出布置,才遣退诸将,只留了斛律金与潘乐二人,显然还有事要与他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