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书屋 - 历史小说 - 大明疯王在线阅读 - 第53章

第53章

    车队行进好一阵,才来到最外围一排小院前面,这里,就是他手下裁缝匠的聚居之所了。

    说实话,朱器圾还没进过手下流民新建的房子呢,毕竟,他自己的大院才刚刚完工,紧接着又是大婚,他哪有时间去看其他人的房子。

    这次,趁着卸货的功夫,朱器圾特意招呼了一声这里的甲首老孙头,让其带着,进了一户普通的缝衣匠家里。

    这家人一看王爷和王妃娘娘来了,那是连忙趴伏在地,连手里刚收到的布匹都差点扔了。

    朱器圾微笑着抬手道:“平身,你们忙你们的,本王也就看看你们的房子怎么样。”

    他只是稍微转了一圈,很快就看完了,因为,按大明律例,普通人家,那都只能有三间大房,所以,这些匠户家里也就一个大点的正堂,外加左右两间厢房。

    说实话,这屋子修得,真不怎么样。

    因为时间紧迫,整个屋子里那是什么装修都没搞,基本上就是土墙土地,到处都是土。

    甚至,正堂和后面的厨房都没隔开,就老大一间屋子。

    这布匹和棉花的搬运速度很快,没过多久分到这家的布匹和棉花便搬完了。

    甲首老孙头一看小王爷一点离开的意思都没有,只是好奇的看着这缝衣匠干活的大木桌,很快便反应过来,小王爷这是想看看棉衣是怎么做的呢。

    他连忙催促这家缝衣匠,直接开始做棉衣。

    朱器圾也没吭气,就站一旁看着。

    很快,他便发现一个问题。

    这家缝衣匠竟然连一块模板都没有,划线的时候,就拿手在那里比划来比划去。

    他并不是万能的神仙,衣服他是不会做的,但是,他却看到过,后世的服装厂做衣服,那都是拿着模板划的,不管多复杂的布件,刷一下就画好了。

    这么搞,不行啊。

    你这划个线都比划来比划去,几千套棉衣呢,得做到什么时候去?

    朱器圾招了招手,问老孙头道:“你们平时就这样画裁剪的线吗?没个模板什么的?”

    模板?

    什么东西?

    老孙头闻言,满脸懵逼,整个人也有点儿紧张起来。

    这小王爷,那可是出了名的疯,这会儿,小王爷脑子里不会又在想什么疯狂的东西吧?

    他愣了一下,这才小心的问道:“这个,王爷,小人愚钝,敢问,您说的模板是什么?”

    朱器圾本想说随便拿个硬纸壳板剪一个就行了,话到嘴边他也愣住了。

    因为,这么久了,他貌似还没见过什么硬纸壳板呢。

    王府都没有,普通人家能有吗?

    难怪,这个时候没人做模板,不是他们想不到,是根本没材料啊!

    他想了想,直接将艾铁柱招过来,吩咐道:“铁柱,你去叫个木匠过来,对了,让他带点木板过来,要最薄的那种。”

    这个简单,很快,艾铁柱就带着个木匠,扛着一叠做抽屉的薄板子过来了。

    朱器圾把块木板拿手里拎了拎,还好,挺轻的,可以用来做模板。

    他随即便指着木板跟老孙头介绍道:“这模板很简单,一件衣服不是要裁很多块布缝一起吗?你把每一块,都画木板上,然后让木匠把不要的锯了,这就是一块模板了。这东西,做一件两件衣服的时候是没有必要,但是,你要几百上千套大小和样式一样的衣服时,就有用了,因为你划线的时候就不用比划,直接拿着模板摁布上面,画一圈就好了,速度快的很。”

    这?

    老孙头闻言,仔细一想,顿时面露惊喜之色。

    小王爷这法子,真厉害。

    朱器圾紧接着又问道:“你手下这十余户缝衣匠应该都有些专长的吧?比如,有人裁剪特别快,有人缝制特别快,有人做衣扣特别快。”

    老孙头闻言,连连点头道:“王爷英明,的确是这样的。”

    朱器圾点了点头,吩咐道:“这样吧,你把手下缝衣匠全集合到一个大屋子里,大家一起干活,裁剪特别快的,你就让他们专门裁剪,缝制特别快的,你就让他们专门缝制,做衣扣特别快的,你就让他们专门做衣扣。这样,大家各展所长,相互配合,做衣服的速度是不是就快多了?”

    这?

    这想法,太疯狂了吧?

    虽说他手下缝衣匠并不多,集合到一间大屋子干活也不是不行,问题,以前压根就没人这么干过啊!

    老孙头闻言,仔细琢磨了一阵,等他想明白了,顿时惊得下巴都快掉地上了。

    小王爷真乃神人也!

    原本他也担心这些棉衣年前赶不出来,没想到,小王爷随便看几眼,出俩主意,就没问题了!

    他佩服的五体投地道:“王爷,您,真是,神了!”

    这就是后世的流水线作业而已,有什么神不神的。

    第40章 花起钱来太疯狂

    朱器圾在缝衣匠家里将流水线作业的流程细细讲解了一遍,便带着众人出了屋,准备回去了。

    但是,当他来到院子外面,抬眼一看前方稀稀拉拉的普通人家和远处的城门,整个人便愣住了。

    很快,他眼中又露出疯狂之色!

    这会儿,浙川县城的老百姓大部分都住在东南边靠近县衙的位置,而西北边真心地广人稀。

    如果,能把大半个浙川县城包下来,再沿着南北城门的中轴线建一条商业街,以后赚起钱来,那简直不要太疯狂。